【院庆二十年 · 学术论坛】软件学院二十周年院庆高端论坛(一)

责任编辑: 日期:2021年11月30日 22:01

论坛时间:2021年12月2日9:20-11:10

论坛形式:腾讯会议,ID 983 448 349


 


 

报告1: 网络空间时代的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挑战

报告人:李丹 教授

报告人单位:清华大学

报告时间:2021年12月2日 9:30-10:10

报告人简介:

李丹,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教授,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主要研究可信任互联网、数据中心网络和网络智能。获教育部青年科学奖,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担任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网络空间安全治理”专家组副组长。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授权专利30余项。研究成果获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通信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报告简介:

互联网已经进入网络空间时代,在安全可信、超低时延、确定保障等方面,对互联网体系结构的传统设计方法提出了巨大挑战。本报告重点介绍网络空间时代的互联网体系结构在这三个方面挑战和解决思路的思考。


报告2: 从面向重大需求到兼顾基础理论创新的泛在系统研究

报告人:张大庆 教授

报告人单位: 北京大学

报告时间:2021年12月2日 10:10-10:50

报告人简介:

 


张大庆,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普适计算专委会主任。1996年获得意大利罗马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普适计算、情境感知计算、城市计算、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物联网等。在相关国际期刊、会议发表学术论文 300余篇,文章总引用21500余次, 国际国内专利30余项。所创的情境感知、无线感知模型被国际普适计算、移动计算和服务计算等领域广泛采用, 近期工作先后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全部4个普适计算国际会议的最佳论文或提名奖,包括IEEE UIC 2019和 IEEE PerCom 2013 授予的“十年最具影响力论文奖”, ACM IMWUT 杰出论文奖(UbiComp 2021),ACM UbiComp 2015、2016 的最佳论文提名奖等。张大庆教授是普适计算国际期刊IEEE Pervasive Computing、ACM IMWUT、 ACM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Technology的编委, 担任过10多个国际会议的大会或程序委员会主席, 应邀在20多个国际会议做大会特邀报告。

报告简介:

计算机系统的一般研究范式是面向重大应用需求,由多个团队同时研发多个技术、多个系统,然后再将这些系统集成一个大的系统;这种方式通过多团队协作非常的直接、也非常的有效。本报告将建议和倡导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在兼顾重大应用需求的同时,通过基础理论的创新,来系统地根据基础理论,构建一系列技术和应用系统。这样做可以大幅度提高科研效率,推动工科研究的原始创新。本报告以泛在无线非接触感知为例,首先介绍泛在无线感知领域存在的科学问题和挑战,然后介绍团队提出的基于菲涅尔区模型(Fresnel Zone Model)的无线感知理论、性质,以及基于该理论揭示出的无线感知感知极限和感知边界, 使之成为WiFi和4G/5G信号实现毫米级人体行为状态感知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报告还将介绍团队开发的基于WiFi的无接触呼吸监测、手指输入、入侵检测、连续行为识别等一系列可应用于智慧医疗、养老健康、智能家居等场景的原型系统。